麗山英語科話劇 PHANTOM OF THE OPERA,歌劇魅影記事。







燈光工程:
話劇在籌備演出時,歷屆英語話劇製作人徐慰筠老師(同樣是電影戰慄飛行的製作人),親臨我現屬班級邀請本人擔任歌劇魅影舞台燈光的場景設計,原因是她相信我較有這方面的實作經驗(從前戰慄飛行的燈光工程),雖然我當時還不清楚話劇換幕流程及排演進度,但在龐大卡司的吸引下,我還是參加了。

燈光配置其實還滿複雜的,因為我們利用學校唯一講台上方無頭燈可供照明的場所做演出,就是圖書館下方的大講堂。其他場地諸如:階梯教室,因場地過小演出不易。體育館講台相對於攝影機而言,取景範圍過大,人物過小。音樂教室位於北棟,假日保全不開放,因不納入考慮。所以最終選定了大講堂。

因為是話劇的關係,不能使用大講堂兩旁的側燈,會在佈景上產生陰影,也無法在台前做多光源照明(多光源也是去陰影考量),因話劇除了演出還要同時拍攝,台前架燈會使燈組入鏡,而本身大講堂主光源為白光,更不被舞台劇給與採用。

當時我就向製作人徐慰筠老師提出購燈建議,她了解情況後,二話不說馬上帶我前往萬客隆採購,當天就買齊電線及燈泡回學校組裝配線,組燈概念是來自從前我在國中做大型花燈之經驗,簡單計算了總安培數及分類兩極,在安全無虞下,完成了二千瓦排燈的配線,之後再綁到講台佈幕的金屬杆上,完成了自製頭燈,再搭配兩組蓋有柔光紙的一千瓦探照燈做前燈,為臉部打光,且用椅背做掩體以便躲開鏡頭,總算解決燈源及去陰影的問題。







攝影:

這次是拍一鏡到底的舞台劇,不像電影有一堆運鏡要考量,這回只需將攝影機定鏡,聽從導演切錄指示,經過一天在階梯教室實做攝影練習後,於大講堂正式拍攝時並無預到什麼特別的困難。

錄影部分,我們攝影團隊共動用兩部DV數位攝影機同步拍攝,想事後再選一捲畫面色彩較準的帶子做後製,而另一捲就作備用。

音訊部分我用事先準備好的耳機,及從老師那借來的麥克風監聽攝影機的收因品質,然而借來的定向麥克風卻莫名奇妙的出現雜音,不知是附近有干擾還是音訊端子接觸不良,所以正式拍攝時只能使用DV內建的廣域麥克風收音,音質大打折扣,實在可惜。

取景部分我跟舞台設計部門合作,規劃在舞台哪裡要貼上演員的走步邊線,哪裡是實際拍攝區域,以免演員過早入鏡或是過於靠近攝影畫面邊緣,以便呈現更加的視覺效果。



剪輯:

我這次剪輯工程所使用的電腦平台與從前有很大的不同,在戰慄飛行剪輯期間,都是在蘋果電腦上打轉,而使用蘋果最大的麻煩,就是蘋果電腦不易取得,且蘋果的後製相當花錢。所以這次英語話劇的剪輯工程,選擇在PC上作業。為應付剪輯時繁複的編輯流程及大量的算格,我使用的是刊編社社長曉今的多媒體筆記型電腦,雖然還是當了幾次機,但都未造成重大損失,順利按照進度完成剪輯。

很難想像一鏡到底的話劇攝影有啥需剪輯之處?只有參與者才會知道其中的辛苦吧。除了把NG鏡頭剪除,每幕並非都按照順序演出,剪輯時都要重新排列組合,全片音量乎大乎小,全片重頭到尾都要一一平衡音軌波紋,畫面換幕時聲音還不能斷,也須配合畫面做淡入淡出,光以上這些就夠你忙的,之後卻還有更勁爆的,即使攝影時規劃了實際拍攝區域,還是有演員在台旁等候時意外入鏡,事後證實問題主因是攝影機LCD顯示有誤差所導致,最後使用PNGalpha透明圖層做覆疊(一種合成),才使入鏡演員消失。DVD的後製作大概要等師大比賽完畢才開始進行,現正盡快累積技術,以因應未來後製時有可能發生的未知意外。





CD封面